院系风采
建工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院系风采    建工学院    正文

践青春|建筑工程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风采展(二)

时间:2025-02-26浏览:作者:建筑工程学院

为切实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在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和“ 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建筑工程学院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组织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2025年1月至2月,建筑工程学院采用“返家乡”“回母校”“志青春”等多种实践形式,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

实践感悟

实践人员:建工学院 王再超

实践地点:河南省新乡市七里营镇人民政府

42544

图为王再超实践活动照片

为响应国家对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号召,同时,也为了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增强责任心,培育奉献精神。我于2025年1月13日起,在河南省新乡市七里营镇人民政府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

我被分配到的任务是协助整理各类政策文件、会议纪要以及群众档案等资料。整理文件并非简单的分类归档,它更像是一场与历史对话、与民意相通的过程。每一份文件都承载着镇政府工作的点滴,从民生改善的规划到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从教育医疗的保障措施到文化传承的创新思路,这些文件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了小镇发展的脉络。在整理过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小镇一步步的成长与变迁,也深刻体会到了政府工作对于基层发展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经过此次实践活动,我不仅完成了既定的任务,在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技能,更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辛苦,感悟到了基层工作对于群众的重要意义。今后,我也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深入基层,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成员:建工学院 张玥

实践地点:山东省实验中学中心校区

4E4AE

图为张玥实践活动照片

2025年1月22日,怀着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与感恩之情,我与长安大学的同学们一同踏上了前往山东省实验中学的“优秀学子回母校”实践之旅。

我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资料,走进教室、登上讲台,用真挚的话语向学弟学妹们讲述长安大学的辉煌历程与独特魅力。从学校的百年历史沿革,到如今的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到完善的奖助政策,我们用生动的案例和亲身经历,为他们描绘出一幅幅关于未来的美好画卷。我们分享自己在大学的成长与收获,鼓励他们坚定信念、勇攀高峰,为决胜高考而努力拼搏!

这次回母校的实践,不仅让我重温了高中岁月的温暖与美好,更让我深刻体会到责任与使命。我们用行动诠释了“感念师恩”的真挚情感,用青春的声音为“长大”代言,传承与弘扬“长大”精神。看着学弟学妹们眼中闪烁的对未来的憧憬,我深知,我们播下的种子,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属于他们的精彩。


实践人员:建工学院 常坤

实践地点:甘肃省庆阳市殷家城乡

55131

图为常坤实践活动照片

2025年1月24日,随着一场瑞雪的降临,甘肃省庆阳市殷家城乡的大路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为了确保村民出行安全,殷家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了一场“温暖冬日,清扫积雪”的志愿服务活动,我和乡里志愿者齐心协力,为乡村大路清扫积雪。

活动当天,我们携带铁锹、雪铲、扫帚等工具,迎着寒风,踏着积雪,来到了乡村大路上。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负责铲雪,有的负责清扫,还有的负责撒放防滑的炉灰。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积雪被一点点清理干净,乡村大路逐渐恢复了畅通。在清扫过程中,不仅展现了不畏严寒、乐于奉献的精神,还传递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正能量。村民们也纷纷加入到清扫队伍中,共同为保障乡村道路的畅通出一份力。

通过这次清扫积雪的志愿服务活动,殷家城乡的大路重现了往日的宽敞与平坦,村民们出行更加安心。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冬日里的乡村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供图:建筑工程学院 审核:王玺 田启良 网络编辑:李玟)

地址:西安市朱宏路北段 邮编:710018 电话(传真):029-61105856 投稿信箱:xfjy@chd.edu.cn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 先锋家园 共青团长安大学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