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雨嫣,女,共青团员,建筑学院2018级城乡规划本科生,已推免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曾获“国家奖学金”“招商公路一等奖学金”和“2021WuPENiCity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竞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特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等国际、国家级荣誉10余项,发表SCI论文2篇、EI/CPCI论文2篇。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初入大学的黄雨嫣对学科竞赛不甚了解,但秉承多尝试的原则,她积极参加学校内的比赛,在一次次的失败和不懈坚持中寻找方向。对于比赛结果的看法,黄雨嫣认为只要付出努力,不留遗憾,结果并不重要。大二上学期,黄雨嫣第一次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善于做时间规划的她毛遂自荐当了队长,根据组内每个同学的不同能力和性格特点,将任务合理分配给了每个人,并依据计划安排好时间节点,督促每个同学按时完成各阶段任务。这无疑会占用她更多的时间,但对于黄雨嫣来说这也是一种对学科竞赛把控能力的提升。在地下车库实地测量时,黄雨嫣和团队成员在潮湿闭塞的环境中一待就是一整天,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不厌其烦地测量地下车库空气湿度的实时变化。面对纷繁复杂的任务,黄雨嫣没有被逆境困扰,也没有幻想出现奇迹,她选择勇敢地去面对 ,脚踏实地去完成每一个任务,积极解决每一个困难。
第一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完成让黄雨嫣掌握了学科竞赛的节奏和逻辑,为她接下来的竞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雨嫣说到,竞赛应该以兴趣为基础。在或许枯燥,或许难熬的竞赛过程中,热爱会是沙漠中的一眼泉水,给之不竭的动力。这也让她在申请学校时,坚定选择了有自己更感兴趣研究方向的同济大学。前路漫漫亦灿灿,奔赴热爱的下一程中,山川不阻亦敢越湖海。一次次的竞赛让黄雨嫣享受着“从无到有”的成就感,她直言,在一点点地摸索,一次次的尝试中会有满足感,也促进了她的成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学习是首要任务,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也是未来成为优秀城乡规划师的基石。黄雨嫣深知这个道理,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选修课,无论是线下学习还是网课学习,她都满怀着孜孜不倦的热情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汲取知识。城乡规划的课程密度大、难度高、时间紧、任务重,一步没跟上,步步跟不上。通过摸索与探究,她慢慢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积极和老师沟通讨论方案,听取老师的意见并将其吸纳到方案中。此外,她在大二期间利用校图书馆阅读大量专业书籍,学习了许多案例,为往后的专业课学习做了充足的准备。
一苇以航,满载阳光
黄雨嫣在学习之余也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本科学习期间,黄雨嫣参加了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工作。当被问及印象最深的一次志愿服务时,她想起了她第一次做志愿服务的时候——在国庆假期去大雁塔附近的旅游景区做向导。“那时候也是第一次做这类工作,每天走四万多步,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一直在磕磕碰碰,但那几天能感觉到自己在不断进步,直到最后可以自如地和他人交流,向游客推荐游玩路线等等。”她说,“我感觉做的都是很普通的工作,但是看着人群中这么多中外游客,就特别有满足感。”每每想到这里,黄雨嫣总是感悟颇深。
黄雨嫣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劳逸结合。大四以后,学业日渐繁重,但她仍每天坚持锻炼,在室外打羽毛球或在宿舍做瑜伽。她认为每天有规律地运动对身心都是有益的。
弹指间,黄雨嫣的五年大学生活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五年间,她满怀希望的迎接朝阳,也不知疲倦的追赶日落,于步履匆匆中赏沿途风景,也于山重水复中见柳暗花明。“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供图:黄雨嫣 审核:琚佳悦 网络编辑:陈雨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