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青年自觉投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2024年7月13日至18日,长安大学赴陕西榆林“生态黄河志愿行,绿色低碳绘新篇”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刘欣的带领下,赴陕西省榆林市开展主题为“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六天中,实践团队聚焦于“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核心主题,进行了实地考察、居民访谈、调研和学习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不仅对陕北的民俗文化有了深入而全面的认识,还深刻领悟到了生态保护和绿色生活的重要性。
一、深入田间地头,走向青春实践场
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坐落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深处,一个曾贫困发生率30.7%的乡村立足村情实际,积极进行三变改革,深挖红色旅游资源,创新进行“红绿融合”发展,村集体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和不断壮大。如今的郝家桥村山上是现代农业、规模养殖、光伏发电次第开花,山下是幼儿园、学校、互助幸福院,承载村民的好生活,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实践队在这里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察之旅。
实践队员和郝家桥村村委会成员合影
在副镇长与村委会成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在对独具匠心的“垃圾银行”的探访中,见证了村民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的智慧与努力;在参观“郝家桥村互助幸福院”与半自动化蔬果大棚的旅途中,深刻感悟了郝家桥村人民“山沟里筑起温棚梦,荒山蜕变成花果乐园”的壮丽奋斗史。活动开展期间,实践队员们深入当地,进行了广泛的走访和调研。他们与众多村民们进行了深入交流,细致地了解了当地居民对于村庄目前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的感想和看法。在面对面的访谈中,实践队员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村民们对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喜悦和以及未来发展的期待。郝家桥村的建设成就如同一面镜子,让实践队员们深刻领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理念的深刻内涵。这份认识,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投身其中、贡献力量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二、碧波荡漾,净滩先行
自“3.22世界水日”主题活动启动以来,众多志愿者积极投身于巡河护河的前线工作,净滩活动逐渐变得广泛。实践队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的无定河段以及榆溪河上游的红石峡景区开展了净滩行动。他们携带了垃圾袋、手套等工具,还准备了钳子、垃圾夹等辅助设备,对河道周边的塑料废弃物、烟蒂、果皮纸屑、易拉罐、酒瓶等各种垃圾进行了彻底而细致的清理。实践队的成员们在行动中分工明确,分别负责捡拾垃圾,分类还有记录拍照。他们一丝不苟地工作,确保所走过的每一寸河滩都被清理干净。
通过分享河滩清洁行动的成果和经验,他们希望能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实践队员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激发更多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共同为地球的绿色未来贡献一份力量。实践队还特别强调了环保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在行动中与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了互动,向他们宣传环保知识,解答他们关于环保的疑问。他们希望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实践队员在无定河河畔合影
三、传承红色基因,感悟青春力量
“回首过往,在绥德的红色沃土上,由红色基因诞生出的厚重足迹描绘出了一笔笔浓墨重彩的革命荣光。”实践队员们来到绥德革命纪念馆。步入序厅,引入眼帘的是屹立中央的一座《黄土地·1947》人物雕塑,其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通过讲解员的细致解说,实践队员们获悉,众多广为人知的革命伟人在矢志不渝地踏上共产主义征途时,其平均年龄尚不足22岁,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学生运动在革命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不忘来时路,不负今朝景。此次参观不仅加深了他们对革命先烈英勇奋斗历程的理解,尤其是深切体会到青年在各个历史时期所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
四、守护母亲河,治水新篇章
米脂县高西沟村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总面积4平方公里。曾经的高西沟村荒芜贫瘠,水土流失严重。上个世纪50年代起,高西沟人开始了征山治水运动,在实践中摸索出“三三制”(田地、林地、草地各占三分之一)治理模式,并与时俱进创新为“三二一”模式(三份林地、二份草地、一份田地),成功地将一个地表破碎、土地贫瘠的秃山沟治理成如今“梯田层层盘山头,高山松柏连成片”的“陕北小江南”。实践队来到米脂县高西沟村调研学习。在高西沟水保生态教育基地的参观中,队员们了解到,村民们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起了生态农业和特色种植。苹果树,桃树在村庄中比比皆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绿化了环境。此外,高西沟村还注重生态旅游的开发,将水土保持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以生态教育、休闲观光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当前的成就不仅来源于对适宜方案的不断探索,更离不开每一位村干部、护林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努力。正是高西沟村一代代村民坚持不懈的进行着植树、封山育林、造梯田、修水库等治理活动,才使得高西沟村从贫瘠的山村变成如今的塞上江南,真正实现了水流过而不带泥沙。
高溪沟村从严重水土流失地区变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园区的经历使队员们深刻理解了黄河流域治理的艰难与复杂,更加坚定了队员们完成社会实践的决心和信念。实践队员们将用实际行动诠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五、探寻华夏源流,发扬青春力量
走进佳县的黄河文化博物馆,两行铿锵有力的字迹——“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实践队员的心灵。他们深刻意识到,黄河实乃我华夏民族之根脉,心中充满对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地位的崇高致敬。怀揣着这份敬意,他们逐一探访了多个展览区域,这些区域详尽地呈现了黄河流域挖掘出的化石文物、周边的矿产岩层构造,以及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
在“大河汤汤睇四方”展厅,实践队员得以深入了解黄河治理的悠久历程。该展厅的核心亮点在于治黄大事记,它系统地记载了从古至今在黄河治理方面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与策略,让实践队员见证了先辈们治理黄河的艰辛历程与卓越成就。认识到了黄河的历史演变、生态现状及治理成效,其中特别介绍了榆林地区在黄河治理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黄河文化博物馆让黄河的浩瀚与壮丽如一幅壮丽的画卷般在实践队员们眼前徐徐展开,令人感到深深的震撼与生为华夏子女的自豪。他们深切地感受到,黄河不仅是一条河流,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面对如此伟大的自然奇观,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的伟大事业中,用实际行动守护好这份宝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实践队员在黄河文化博物馆前合影
结语
长安大学赴陕西榆林“生态黄河志愿行,绿色低碳绘新篇”暑期社会实践圆满落下帷幕。在此次活动中,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自然环境的微妙与脆弱,深刻体会到了其无可估量的宝贵价值,更身体力行地投入到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的实际行动中。他们不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保护环境的责任与担当。这一过程中,队员们内心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被深深激发,他们深刻认识到,即便是最微小的努力,也是构筑绿色未来不可或缺的基石。
展望未来,长安大学的志愿者们将坚定不移地秉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将生态保护的种子播撒至更为辽阔的地域,以期这些绿色的希望能在广袤的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我们将倾尽全力,为构建一个更加美丽、宜居的中国,以及守护我们共同依赖的地球生态环境,贡献青春力量。
(供图:张鑫宇 冯聪 冉旺达 审核:刘欣 网络编辑:李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