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研究乡村振兴的相关理论和政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长安大学赴重庆巫山“重温涅槃之路·再渝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于2024年7月13日前往重庆巫山参观巫山博物馆,探访李季达陈列馆。
上午抵达博物馆后,实践队员们首先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通过访谈,他们了解到巫山地区近年来在交通运输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包括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交通工具的多样化以及物流体系的建立等。

实践队员与当地居民交流巫山交通发展
走进博物馆内,实践队员们看到了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一件件具有时代特色的交通工具模型。从古老的驿道、纤夫拉船到现代化的公路、铁路,再到如今飞驰而过的郑渝高铁,每一次交通方式的变革都标志着巫山县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实践队员们在这些展品前驻足良久,仔细倾听博物馆讲解员的解说。从交通运输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以及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到近年来交通运输领域的新技术、新趋势和新政策,讲解员详细讲述着关于巫山交通发展的变迁历程。
下午,实践队一行,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李季达陈列馆,深入了解和学习李季达等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
步入陈列馆,实践队员们仔细观看了馆内展出的历史文物、珍贵照片,认真倾听了讲解员对李季达革命生涯的讲述。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史实和感人的故事,实践队员们对李季达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英勇的斗争事迹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他们纷纷表示,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随后,队员们自发地向李季达的雕塑鞠躬致敬,以表达自己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在离开陈列馆之前,实践队员们还特意在留言簿上留下了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实践队员在陈列馆留言
通过调研巫山博物馆、瞻仰李季达陈列馆,实践队员们对地区发展和革命历史有了深入的理解,他们表示将把所学所得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进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团队合影
(供图:蒲笑旸 审核:曾晓阳 网络编辑:李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