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乡村振兴,传承非遗文化。7月18日至7月25日,在指导老师杨倩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安徽合肥、黄山“科技助农,非遗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安徽省合肥市、黄山市探访非遗传承,共谋乡村振兴。通过记录、采访、调研、实践,队员们一步步走进皖北皖南的村落,回溯乡村振兴历程,开展非遗文化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传承。
实践队出发合影
因地制宜,开拓振兴新模式
安徽合肥长丰县的发展让全国乡村为之震撼。实践队发现陶楼镇地理位置优越,是十里八乡的交通要道,再加上优渥的水土条件,农业发展迅速。走进村子,樱桃种植户刘正弯着腰在樱桃种植棚忙碌着,通过实践创新培育方式,一颗一颗樱桃让当地农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实践队也与合肥市牛耕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徐亮进行座谈交流,大学毕业回乡十余年,他发展新型农业模式,将水稻和龙虾合养,通过实业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
杨庙马郢村为乡村旅游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它摒弃了传统的网红街和小吃街的套用模式,而是改用错落有致的道路设置,给游客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能让游客体验更多的乡村文化和自然风光,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马郢村从一个籍籍无名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了乡村建设示范村。通过三天的走访调查,实践队了解乡村企业的发展历程,明白了新模式对新时代乡村发展的重要性。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兆和源农场主刘正向实践队成员科普樱桃的相关知识
墨韵茶香,传承创新力量
“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绩溪非遗文化的代表就是文房四宝,实践队通过参观了当地的徽墨文化博物馆,深刻认识到了徽墨的来历和各种分类。徽墨非遗文化的记忆传承来源于代代相传的工艺制作,每位匠人都将徽墨的工匠精神——千锤百炼熟记于心,正是这种历久弥坚的传承,才能让美丽的国画和优美的毛笔字得以展现。
随后,实践队员深入黄山市,绿茶文化经久不衰,品茶的每一口都是舌尖上的享受,而茶香的背后离不开呈坎乡村手艺人耐心的杀青和揉捻。嗅着茶香文化,走在乡村小道上,实践队员看着黄山的这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渐渐懂得了非遗的传承,正是在诉说中国的历史。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中国徽墨文化园实践队员体验徽墨制作
行调研之举,感受发展成就;聚知识之力,促进乡村振兴:感非遗之撼,传承中华文化;担青年之责,助力民族复兴。实践队员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走进乡村,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把理想种到土地上,为祖国发展无私奉献,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潮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共振。
(供图:汽车学院 审核:许超然 网络编辑:李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