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85年前的今天,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此次事件让整个中国统一战线,联合抗日。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的日子。
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停止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将军输义气,兵谏有权谋。无怪委员长,余生恨不收。
——《五律·西安事变之张学良》
四海呼抗日,西安事变时。桓桓双将怒,咄咄一夫危。
——《西安事变》
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
——《访西安办事处志感》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束了国共两党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抗日时局转换的枢纽。
而如今,西安事变已过去85年,在这85年中,我们国家和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西安事变,我们应从中汲取教训,其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国家统一则兴,民族团结则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各阶层、各党派不管存在多大分歧,只要以民族利益和民族大义为重,都可以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任何时候,民族和国家的利益,都应该高于党派的利益,尤其是在民族和国家遭受危难之时。民族和解,共同对敌,才会有国家的安全和兴盛,否则就会国力受损,遭受外来的侵略。

西安事变以前的国共内战和军阀割据,使得国家混乱、人民彷徨,大大削弱了中国在面对日本侵略时的国家实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国共实现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胜了日本侵略者。中国致力于内部团结,共同抗日,同时获得了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因此,西安事变对国共合作,以及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年,必须砥砺前行,不懈追求梦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不辱使命、不负期待,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让流淌的血液迸发出激情,让矫健的身躯担起历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