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分团委(团总支)、团工委,各团学组织、学生社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劳动习惯养成计划,积极推进新时代青年学生劳动教育工作,营造浓郁的校园劳动文化氛围,使青年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育青年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提升实践技能和责任感。经研究,决定常态化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活动主题
以“劳”知躬行 以“育”见成长
二、活动时间
2025年4月-6月
三、 参与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
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立足校园、走进社区,围绕劳动实践、劳动技能培训、校园劳动美化、社会公益劳动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强化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把培育劳动意识作为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让青年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增长见识、锤炼技能,增强对劳动价值的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真正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一)劳育匠心 铸魂育人
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团会、劳模进校园等多种途径进行劳动思想教育,在全校形成“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引领广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二)洁境润心 众行致远
参加校园清洁行动,以学院为单位组织开展校园清洁专项行动,并扩展到道路旁的绿地、广场等,教学楼宇内清洁区域由各学院自行确定。倡导同学们自觉维护良好校园环境,不乱扔杂物、垃圾的同时,做好校园清洁工作,共同营造整洁、舒适、文明的校园环境。
(三)净室明心 躬行自立
各学院依托学生社区、宿舍楼开展宿舍清理美化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学校劳动、宿舍劳动,自觉做好宿舍卫生保洁,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培养良好日常生活习惯,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
(四)劳育践行 德馨同行
围绕社会服务、乡村振兴等主题,依托学院志愿服务团队与基地,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无偿献血、志愿讲解、朋辈辅学、爱心家教、绿色校园创建等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建立一批公益劳动教育实践项目,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共服务意识与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五)匠心筑梦 劳动赋能
品质见实力,细节显匠心,劳动精神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结合专业实习实践活动,鼓励各学院组织学生赴企业走进工厂、车间,在生产一线进行参观、考察和体验,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切实感受劳动精神、工匠品质和创新氛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择业观和职业价值观。
(六)其他劳动教育活动
各分团委(团总支)、团工委,各团学组织、学生社团可依托专业及组织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五、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分团委及学生组织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把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纳入年度工作重要内容,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认真研究制定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围绕活动主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常态化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劳动育人实效。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分团委及学生组织要结合专专业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和宣传活动,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总结和提炼典型经验和工作特色,留存好活动影像、图片和文字资料,做好相关活动的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
(三)培树典型,示范引领。各分团委及学生组织要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特色做法,通过本次活动培育一批劳动教育示范集体、选树一批劳动实践先进个人、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品牌项目。要建立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完善劳动时长认定和激励机制,对表现优异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切实增强学生的劳动获得感和成就感,推动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
六、报送要求
(一)活动项目
各分团委及学生组织结合本学院的学科专业特色,围绕通知中的活动选题(不限于通知中的选题要求),认真策划本次活动。于4月9日(周三)17:00前将拟开展的项目内容(附件1)进行报送(选题不少于2项)。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纸质版报送至校团委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心。
(二)活动材料
各分团委(团总支)、团工委,各团学组织、学生社团要认真汇总劳动教育相关活动内容,具体包括活动总结(300-500字)、相关图片(5-8张)、新闻链接和截图等,于各项活动结束后及时发送至指定邮箱:xtw302@chd.edu.cn。(文件以“XX学院团委/团学组织/社团‘劳动教育’总结材料”命名,活动材料仅报送电子版即可。)
共青团长安大学委员会
2025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