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期间,从社区服务到专业研学,从校园建设到社会奉献,长安大学青年学予以多样的劳动实践,将责任扛在肩头,用汗水书写青春,让劳动精神在行动中绽放璀璨光芒。
疏导校园,劳筑通途
校团委联合保卫处组织开展校内交通指挥员劳育实践活动,吸引各学院(系)学生踊跃参与。活动期间,学生志愿者身着醒目标识服装,在鸿远教学楼前红绿灯处化身校园交通“守护者”。他们主动协助疏导人流车流,为行人指引路线,及时化解拥堵隐患。面对下课高峰的人流车流,志愿者们不惧日晒,以热情的态度维护校园交通秩序;在执勤过程中,他们积极向师生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倡导文明出行理念。此次劳育实践不仅改善了校园交通环境,更让学生在服务他人中锤炼意志、增长本领。未来,长安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将持续推进此类实践活动,让劳动精神在校园蔚然成风,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撷英拾穗,劳育成长
校团委联合后勤处组织开展油菜花采摘实践活动,吸引众多师生参与,以田间劳作奏响劳动育人新乐章。活动现场,后勤工作人员向师生详细讲解采摘技巧与注意事项后,大家纷纷手持工具,穿梭于金黄花海间。师生们弯下腰、动起手,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油菜籽荚收入囊中,感受从采摘到收获的完整过程。过程中,师生相互协作,分享劳动心得,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野。此次活动不仅让师生体验农耕艰辛,更通过实践深化对劳动价值的认知。后勤处表示,未来将持续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依托校园特色资源,开展更多丰富多元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劳动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童梦车语,劳育传情
汽车学院将劳动教育实践从校园延伸到社会课堂,自开学起,志愿者们走进朱雀幼儿园,以“魔法汽车”科普活动为载体,开启别开生面的劳动育人新探索。志愿者们化身“知识播种者”,精心设计沉浸式课堂与趣味工坊,通过绘本共读、知识讲解、互动问答等多元形式,将汽车知识与劳动精神深度融合。活动中,志愿者不仅用动画演示、3D 模型为孩子们打开汽车世界的大门,更在手工制作、绘画创作等环节,引导孩子们动手实践、大胆想象。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志愿者以耐心与热情浇灌童心,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既为孩子们送去知识与欢乐,也在躬身教学中践行劳动精神。

工程砺志,劳育笃行
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组织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学生,在都柏林大学Budi Zhao教授带领下,走进中石化绿源地热能(陕西)开发有限公司三大项目现场,开展沉浸式劳动实践研学活动。
活动中,师生们以“实地考察 + 深度参与”的形式,在迎宾大道地热能源中心学习中深层地热采灌技术,跟随工程师剖析设备运行原理;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浅层地源热泵项目,通过现场观测掌握冷暖双制系统的实际应用;于三普二号地热站,见证氦气回收工艺操作,感受科技创新与劳动实践的结合。同学们主动参与设备运行分析、技术流程探讨等环节,在躬身实践中理解劳动在能源开发、工程建设中的关键价值。

躬耕校园,劳育芳华
能电学院青年志愿者多点发力,奏响校园环境美化“协奏曲”。志愿者们穿梭于校园角落,规整乱停的自行车,清理道路绿地与广场垃圾;奔赴明德园扶轮大厦,开展会议室专项清理美化行动。活动中,大家分工明确、热情高涨,志愿者同学细致抹去门窗桌椅的灰尘,让家具重焕光泽;手持清扫工具,不放过任何卫生死角。同学们以躬身实践诠释劳动之美,既美化了学习生活环境,更在行动中厚植责任意识,让劳动精神浸润校园每一处角落,切实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实践。

劳育启航,青春筑梦
土地工程学院紧扣“以‘劳’知躬行,以‘育’见成长”主题开展活动。以主题班会为依托,同学们通过案例分析、视频学习,深刻认识劳动在个人、社会、国家层面的意义,踊跃分享劳动实践经历,实现劳动认知与理解的提升。
工程机械学院开展“劳动赋能青春,匠心铸就未来”主题团日活动。高子淇同学以“劳动旗帜下的青春集结”为主题,回溯不同时期青年劳动力量,激励传承劳动精神。李阳阳同学领学《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鼓励参与实践、磨砺技能。许必颖强调劳动对品格塑造的作用,鼓励同学们以劳动厚植青春底色。
这些活动让同学们将劳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诠释劳动意义,为成长成才筑牢根基,助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校团委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将劳动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联合各院(系)开展多样化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让青春在躬身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未来,校团委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聚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不断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拓展劳动教育深度与广度,引导青年学子在劳动实践中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在躬身力行中培育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