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动态
团学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团学动态    团学新闻    正文

长大青年志愿者校庆献礼:在口述校史中追寻长大风华,在青老赓续中感悟长大力量

时间:2025-04-18浏览:作者:

七十四载鉴往知来、共铸辉煌;七十四载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在长安大学七十四周年校庆来临之际,长大青年学生志愿者踏上“口述校史”寻访之旅,对话青年教师、耄耋教授与红军伉俪,在跨越时空的讲述中触摸长大精神脉络。让我们跟随志愿者的脚步,探寻长安大学的风华岁月,深刻感悟在青老赓续中延续的长大力量。

九秩耕耘,厚植长大根基——访谈高文义教授

志愿者们来到退休教师高文义的家中拜访。作为长安大学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者,这位老教授精神矍铄,回忆起往昔岁月时,眼中满是温情与感慨。在科研方面,高老师有着诸多建树。他参与了多个重要科研项目,为学校相关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高老师向志愿者们展示了自己珍藏的书籍与照片,内容涵盖教学研讨、师生互动、科研实践等多个维度。高老师从自己初到长安大学任教讲起,那时学校的条件远不如现在,但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在教学上,老教授秉持严谨的态度,每一堂课都精心准备,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他语重心长地说:“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教师要对学生负责,对知识负责。”谈及对学校未来的期望,老教授满怀信心:“跟党走!长安大学有着优秀的传统和扎实的根基,相信在新一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老教授的教诲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志愿者们以及新一代长大人的前行道路,他所代表的那一代教师的奉献精神,成为了校史中熠熠生辉的一部分。

九秩赤心,赓续长大薪火——访谈刘占枚、邢林坤夫妇

此次走访中,最令人动容的是一对 90 岁红军退休夫妇——刘占枚,邢林坤。他们不仅有着光荣的革命经历,更是长安大学发展的奉献者。在职期间,刘占枚夫妇将在革命年代锤炼出的坚韧意志与担当精神融入到工作中。无论是在行政管理岗位上为学校的有序运转出谋划策,还是在服务师生的日常工作里尽心尽力,他们都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学校的建设添砖加瓦。

回忆起往昔,老夫妇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自豪。他们讲述着战争年代的浴血奋战,刘老师说:“14岁加入抗日战争,18岁参加解放战争,解放战争胜利后我就投入了西部建设,来到了长安大学。”那些艰难险阻并未磨灭他们的信念,反而铸就了如今面对生活与工作的无畏勇气。

他们语重心长地对长安大学的学子们说:“希望同学们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学习知识,将来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老夫妇将他们所获得的奖章展示给志愿者们,点燃了志愿者们内心的激情,也让大家深刻认识到,长安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传承着红色血脉,这种精神力量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长大人勇攀高峰。

接力奋进,拓写长大新章——访谈陈柯帆老师

此次走访的青年教师是来自公路学院的陈柯帆老师。2013年9月,陈柯帆考入了长安大学理学院,并在大三时担任长安大学第16届学生会主席。2017年7月,在毕业的十字路口,陈柯帆毅然报名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接力扶贫计划,成为了学校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在汉中留坝县的一年支教岁月中,他积极参与校园足球教学与竞赛活动,见证了该县中小学校园足球的改革与发展历程。返校读研以后,他以该县校园足球的教育实践为例,牵头撰写了调研报告《西部地区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践——基于陕西省留坝县的调查》,获得了第十二届陕西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今年一月,陈柯帆正式入职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完成了由一名学子到教师的蜕变。

作为新一代教育工作者,陈柯帆在谈及对校史的理解时说道:“从渭水之滨的绚丽缤纷,到秦岭深处的朗朗书声,再到彩虹桥下的川流不息。虽然只参与了母校十二年的发展历程,但这段时光让我深刻体会到:唯有在变与不变中昂扬斗志、坚守初心,方能在时代的激流中勇立潮头。”在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中,陈柯帆始终践行着这份“长大精神”:他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致力于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用实际行动续写着长安大学的发展新篇章。

国以史为鉴,校以史明志。此次“口述校史”寻访活动旨在提高长大学子对母校校情、校史的认知度,增强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对激励长大学子恪守“弘毅明德 笃学创新”的校训具有重要意义。今后,长大青年学生志愿者们将持续挖掘校史文化资源,开展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以责任担当阐释志愿精神,以品牌项目凝聚青年力量,用青春热血续写多彩篇章,争做敢想敢为、发光发热的长大有为青年。



地址:西安市朱宏路北段 邮编:710018 电话(传真):029-61105856 投稿信箱:xfjy@chd.edu.cn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 先锋家园 共青团长安大学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