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新能源产业与生态治理协同发展路径,7月15日,长安大学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能启双碳·电亮北疆”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先后调研了天骄绿能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区和红河情煤矸石烧结砖厂,见证了“风光赋能”如何激活北疆绿色转型新动能。
上午,实践队来到伊金霍洛旗天骄绿能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区。一踏入示范区,壮阔景象震撼人心,曾经采煤深陷区,如今被一片深蓝色的光伏板阵列覆盖,宛如镶嵌在大地上的“能源蓝海”。在圣圆能源集团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薛峰的讲解下,实践队员了解到,这里创新实践“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立体化生态治理模式:光伏矩阵年可输送大量清洁电力,显著替代化石能源;板下种植则有效固沙治沙,修复脆弱生态,同时探索经济产出,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队员们穿行其间,触摸板下湿润的土壤与新绿,深刻体会到“光”与“绿”奏响的和谐乐章。

图一 实践队合照
讲解过后,实践团队和薛峰进行交流。他表示,该地的新能源产业一直致力于为鄂尔多斯的GDP水平及社会环境发展作贡献,重视创新研究并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同时也欢迎全国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加入,共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鄂尔多斯。
下午,实践队来到红河情煤矸石烧结砖厂,见证了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典范。砖厂将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作为主要原料,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制造环保建材。队员们详细了解了固废砖的生产工艺、性能特点以及市场应用情况,并就节能减排技术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团队成员林坤宏在接受当地采访时由衷地说:“本次调研让我深刻体会到变废为宝的智慧,也真切感受到当地企业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做出的不懈努力。”

图二 参观砖厂
通过一天的实践,队员们不仅增强了对能源电力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更深刻认识到作为能电人的责任与担当。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化为学习研究的动力,立志将专业知识与技能融入国家能源革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事业中,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智慧和长大力量!
(供图:张洁 莫平凡 审核:金振广 刘欣 网络编辑:徐绍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