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专项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    正文

长安大学公路学子延安行:旧址课堂淬炼青春担当

时间:2025-08-26浏览:作者:孙承德

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寻访抗战灯塔,赓续八秩荣光”暑期社会实践队圆满完成历时8天的延安实践。10名队员深度走访王家坪、杨家岭、梁家河等17处革命旧址,通过16场现场教学,在红色地标中体悟共产党人的精神传承。

旧址课堂:从家国情怀到作风密码

王家坪革命旧址的《毛泽东与毛岸英的家国情怀》现场教学中,一封朝鲜战场家书原件让队员驻足沉思;“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讲解员讲述领袖送子参战的故事,在青年心中烙下责任担当。
杨家岭革命旧址内,《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专题课通过历史照片与档案,对比1942年边区干部与国统区官僚生活差异,揭示艰苦奋斗的制胜逻辑。偶遇校友深化传承:公路学院毕业生学长在此分享:“当年窑洞里纺车织布,今日边疆用压路机筑路——党的作风就是攻坚克难时的‘党员先上’。”

聆听《毛泽东与毛岸英的家国情怀》

毕业生学长与队员们分享感悟

青春足迹:梁家河初心与直播助农

在梁家河知青旧居,队员们脚踏习近平总书记曾劳作的田埂,聆听《七年知青岁月》现场课。村史馆数据对比:1974年村民年收入不足百元,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万元(数据来源:梁家河村委会)。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时,队员们感慨道:“土窑洞的煤油灯,照见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
“青耘中国”创新实践贯穿全程。每晚在延安当地教室开展的直播活动中,队员推介小米、剪纸等农特产品,将抗大校歌、南泥湾故事融入解说。直播账号后台显示累计观看量超5000人次,真实助力农产品推广。

重温入党誓词

精神地标:时空对话中的信仰传承

宝塔山上,队员们用专业设备测绘新旧延安城对比图,直观呈现1938年城区0.36平方公里与今日78.5平方公里的变迁;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内,锈迹斑斑的镢头与现代农业机械并置,诠释“自力更生”的时代接力。;李璟瑜老师指出:“359旅垦荒精神与当代‘一带一路’基建攻坚一脉相承。”

攀登宝塔山

俯瞰南泥湾

扎根大地:公路学子的实践回响

每一孔窑洞都是立体教科书。实践队形成延安精神与公路建设结合的初步思考,并在直罗镇战役纪念馆红军草绳架桥史料前,深化对交通使命的理解:“从革命年代的‘人背马驮’到今天的‘天山隧道’,共产党人的路桥永远通向人民需要的地方。”

切身感受秦直道

为直罗镇战役牺牲的将士们默哀

  八天红色征程,九处精神坐标。长安大学公路学子在延安的窑洞灯火与山峁沟壑间,触摸到历史深处的脉搏——那是王家坪家书里的凛然大义,是杨家岭纺车纺出的作风密码,更是梁家河田埂上生长的不变初心。当抗大校歌在直播镜头前被新一代传唱,当测绘仪定格宝塔山下的城乡巨变,延安精神已化为青春路上的压路机与经纬仪。这堂“行走的思政课”终将沉淀为公路人骨子里的担当:以延安灯火为炬,在祖国万里通途上铺展永不褪色的信仰之路。

(供图:白景元  审核:张煜洋)


地址:西安市朱宏路北段 邮编:710018 电话(传真):029-61105856 投稿信箱:xfjy@chd.edu.cn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 先锋家园 共青团长安大学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