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至16日,长安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李演明带领下,走进陕西省佛坪县,围绕生态助农、生态文旅、志愿支教三大主题,深入田间地头、文博场馆和课堂一线,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与服务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为佛坪乡村振兴和文旅发展注入青春力量,也为当地青少年带来了别样的“七彩假期”。
校地联动,共谋发展新篇章
8月11日中午,实践团队抵达佛坪后,在县团委召开筹备座谈会。团县委负责人介绍了佛坪在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方面的特色实践,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提出了数字化监测、沉浸式文旅产品、农业智能化采摘等建议。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推动青年力量更好服务地方发展。

生态助农:绿色产业里的青春力量
在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团队听取了关于特色农业和生态保护的详细介绍,重点调研了山茱萸产业发展情况。随后走访大湾村茱萸产业园和农家香食品公司,近距离了解从种植、采收、烘干到深加工、品牌建设的全过程。在山茱萸酵素车间和农家乐采访中,队员们切实感受到产业链延伸和返乡创业为农户带来的实实在在收益。

生态文旅:在自然与人文交响中探索融合
团队走进大熊猫救护繁育基地,近距离观察大熊猫保护与繁育情况,进一步理解“秦岭绿心”的生态价值。在“人与自然博物馆”和秦岭佛坪博物馆,成员们系统了解秦岭地区的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在上沙窝红军遗址,队员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在与文旅局的座谈交流中,团队就数字化推广、沉浸式体验产品开发等提出建议,文旅局负责人对青年视角的思考表示肯定。

志愿支教:七彩课堂点亮孩子梦想
在佛坪县的“双职工家庭课堂”,志愿者们以“科技启蒙·七彩假期”为主题,开展机器人体验、单片机实验和创意工坊等趣味课程。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和创意绘制中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了浓厚兴趣。志愿者们还为孩子们送上学习用品和奖品,鼓励他们勇敢追梦。
一位孩子在画作中写下“会飞的妈妈机器人”,表达了对家庭陪伴的渴望,让在场的志愿者动容。此次支教不仅是科技知识的传递,更是爱心与陪伴的接力。

此次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长安大学团队用脚步丈量佛坪的青山绿水,用专业探寻产业发展的潜力,用真心陪伴孩子们的成长时光。佛坪县团委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青年学子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更为佛坪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旅发展注入了青春智慧与活力。未来,佛坪将继续携手高校青年力量,共同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供图:实践队 审核:李慧 网络编辑:徐绍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