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专项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    正文

长安大学赴浙江杭州“丝竹探心寻遗韵·水乡悟魂践知行”暑期社会实践进行时:探寻茶文化利民形式,体验新时代科技赋能

时间:2025-08-20浏览:作者:傅浩桢

为深入了解西湖龙井茶的文化底蕴与传统工艺,探寻非遗技艺在当代的传承路径,8月17日至18日,在指导老师刘志兴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浙江杭州“竹丝探心寻遗韵·水乡悟魂践知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启了一场围绕茶文化的深度研学之旅,旨在通过亲身体验与深度交流,解码传统茶文化的生命力。

实践队来到西湖龙井茶种植基地——梅家坞村,在茶农的细心指引下了解其生长环境——多雾的山地气候、酸性红壤与适度光照共同造就了西湖龙井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特质。队员们细致学习品种分类,感受不同品种的独特风味,还在茶农示范下体验采摘,领悟“一芽一叶”的标准与时节讲究。

4E892

实践队员正在体验采茶

晴窗细乳戏分茶

在炒茶工坊,队员们观看炒茶师傅用“抖、甩、抓、推、磨、搭、拓、捺、压、扣”十大手法完成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高温铁锅中的精准把控让茶叶香气渐次释放。队员们在炒茶师傅的指导下,尝试“抖”“甩”手法,体会“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的技巧与“三分炒、七分揉”的匠心。

队员王艺嘉与炒茶师傅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炒茶师傅感慨:“科技有很好的宣传作用,帮助乡村发展茶产业”。她希望大学生能把所见所感带回去,让更多人知道手工炒茶的价值。这番话让队员们更明白,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技艺,更是接过传承的接力棒,用青春视角让传统茶文化在当代焕发新活力,这份责任让研学收获更添重量。

1ABC6

合影

现代科技赋能茶香

实践中,实践队前往中国茶叶博物馆,在科技赋能中深化对茶文化的认知。馆内的智能识别系统成了队员们的“向导”,只需用扫描设备轻触茶叶标本,屏幕上便会即时呈现该品种的生化成分、生长周期等数据,从茶多酚含量到氨基酸比例,队员们通过科学指标理解不同茶叶风味差异的根源。

在“茶香解码”区,电子鼻设备捕捉茶叶挥发物后,会将抽象的香气转化为可视化的光谱图谱,配合一旁的气味模拟器,队员们依次闻到“兰花香”“栗香”“蜜香”等不同香型,直观感受科技对味觉体验的精准解析。馆内的互动装置通过3D动画演示现代冷链技术如何锁住茶叶鲜度,对比传统存储方式的局限,大家看到了科技创新为茶文化传承注入的新活力。

1C74C

实践队员正在观察互动装置

龙井新茶龙井泉

实践中,队员们从种植到制作茶叶的全过程,理解了西湖龙井茶背后的自然智慧与人文积淀,这不仅是对非遗技艺的近距离触摸,更让大家看到传统茶文化在当代的活态传承——茶农的坚守、技术的革新,让一片叶子串联起生态保护、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

队员们在实践中所获的,不仅是采茶炒茶的技艺认知,更是对“一叶兴一村”的深刻感悟: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来不是孤立的坚守,而是与生态、民生、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这种融合既守护了文化根脉,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活力。

(供图:傅浩桢 审核:曾晓阳 编辑:)

地址:西安市朱宏路北段 邮编:710018 电话(传真):029-61105856 投稿信箱:xfjy@chd.edu.cn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 先锋家园 共青团长安大学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