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专项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    正文

长安大学赴河南 “寻脉中原・解码非遗” 暑期社会实践进行时:访面塑工坊・探传承现状​

时间:2025-07-22浏览:作者:傅浩桢

为深入探寻新乡面塑的传承密码,推动传统技艺与青年力量的融合,7月19日,长安大学赴河南“寻脉中原・解码非遗”暑期社会实践队在王风飞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新乡市卫滨区玉伟面韵非遗体验馆,在面团的揉捏塑形中触摸非遗温度,探寻面塑传承的当代路径。

当日上午,河南省“非遗”面塑项目传承人刘玉伟先生热情接待了实践队,新乡市卫滨区团委书记陈璨专程到场,与实践队员们一同开启这场非遗探索之旅。刘玉伟首先系统介绍了新乡面塑的发展脉络——从古代作为节庆装饰的民间手艺,到如今成为承载中原民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步演变都凝结着匠人的坚守。随后,刘玉伟现场展示了面塑的核心技艺与“十八罗汉”等经典造型的细节雕琢,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以面为纸、以手为笔”的艺术魅力。

151DE

刘玉伟介绍面塑技艺

实践队员们围绕面塑的传承现状、创新尝试及年轻群体参与路径等话题,对刘玉伟进行了深入采访,详细记录这门技艺在当代的传承故事与发展思考。采访结束后,在刘玉伟的耐心指导下,实践队员与陈璨一同体验面塑制作。大家从基础造型入手,在一次次揉捏、调整中感受面团的可塑性,在指尖的细微变化中体会技艺的精妙,感受传统手艺的乐趣与挑战。

22959

实践队员正在采访刘玉伟

通过当日活动,实践队员们不仅近距离领略了新乡面塑的独特技艺,更在与刘玉伟、陈璨的互动中,深切感受到非遗传承与多方力量结合所迸发的活力。团队将以此次实践为重要基础,持续梳理面塑传承的宝贵经验,积极探索这门传统技艺在年轻化传播方面的有效路径,为推动其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年智慧。

208C3

实践队员与刘玉伟合影

(供图:傅浩桢 审核:曾晓阳 编辑:)

地址:西安市朱宏路北段 邮编:710018 电话(传真):029-61105856 投稿信箱:xfjy@chd.edu.cn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 先锋家园 共青团长安大学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