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长安大学赴山东“红映齐鲁、追忆山东”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青岛,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初心的探寻,开启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和调研活动。
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在时光长廊里读懂初心使命
推开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的大门,仿佛穿越进一部立体的历史教科书。这座由德式风格建筑组成的场馆,曾是中共青岛地方组织早期活动的重要场所,青砖红瓦间镌刻着青岛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砥砺前行的峥嵘岁月。

讲解员讲解党史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实践队员们对展厅内泛黄的文件、锈迹斑斑的武器、黑白的历史照片有了更深的了解,透过这些文物,仿佛听见他们无声诉说着那段风雨如晦的年代。1923年,青岛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青岛支部在此诞生,点燃了胶东半岛的革命火种。时至今日,同学们仍能感受到百年前工人们振臂高呼的呐喊,那份为真理与正义抗争的勇气,穿越时空依然震撼人心。
青岛道路交通博物馆:从马车辙痕到智慧路网的行业史诗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朴实的俗语,在青岛道路交通博物馆里有了最生动的诠释。作为中国首个以道路交通为主题的专业性博物馆,这里收藏着从古代到现代的交通文物,串联起一部中国道路交通的发展简史。

同学们参观交通文物
走进道路交通博物馆,如同翻开中国道路交通发展的“时光书”。从古代驰道、驿站,到近代汽车输入开启“动力交通时代”,馆内陈列的马车模型、早期汽车等,串联起交通变迁脉络。它不仅展现我国古代道路交通的辉煌,更呈现工业革命后交通变革的冲击与适应,是国家交通事业不断发展的缩影。作为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的学子,我们深知:每一条路、每一座桥,都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而我们的使命,就是让这条纽带更坚固、更畅通。
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以青春之名致敬不朽英魂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走进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这句话便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这座依山而建的纪念馆,松柏环绕,庄严肃穆,长眠着为青岛解放、国家建设牺牲的1600余名烈士,他们的名字与精神,如同山间的青松,永远挺立。
在参观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过程中,像是与一段滚烫的历史进行了一场对话。在这里实践队员看到了先辈们是如何奋不顾身地投入革命,看到了他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展馆里的每一件实物、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在诉说着那些为家国理想挺身而出的身影——他们或许是冲锋在前的战士,或许是隐于幕后的革命者,或许只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却都在时代的洪流中选择了以身许国。这一切都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使他们对爱国主义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同学们学习了解抗战历史
今日的青岛之行,是一次红色教育的洗礼,更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与时代的共鸣。作为新时代的公路学子,我们将带着这份红色记忆,把对先辈的敬意化为专业学习的动力,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入每一条路、每一座桥的建设中,让青春在服务国家建设的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供图:谢景琦,罗梓豪 审核:张煜洋 网络编辑:徐绍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