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关爱老一辈,关心下一辈”的时代号召,引导广大青年聚焦数智时代下“一老一小”的群体需求,以实际行动守“银龄”温暖,护“幼苗”成长,2025年7月18日至24日,长安大学“燕赵智驿传书队·冀乡数字兴文团”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河北省石家庄市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走访调研、科普宣讲、志愿服务等形式,深入乡村基层,了解老少群体的阅读习惯与需求,践行文化惠民的志愿服务初心;投身社区一线,播种少年儿童AI启蒙火种,筑牢老年群体反诈安全防线,实践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实践队在石家庄站合影留念
鹿泉智汇书香远,志愿躬行净阅轩
为探寻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路径,实践队前往石家庄市鹿泉区图书馆参观学习,该馆推行“藏、借、阅、查、展”一体化服务,通过INTERLIB 集群管理系统实现了与13个乡镇文化站、5所城市书房的“通借通还”。馆内地方文献专区的村志、乡志和名人典籍整齐排列,详细记录了各乡镇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承,实践队员感慨:“这不仅是乡土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薪火相传的根基!”

实践队参观鹿泉区图书馆
在鹿泉区图书馆,实践队与工作人员深度对接,向其介绍“智慧便民书单”计划及问卷方案。队员们参考馆藏热门榜单和借阅数据认真筛选,采纳馆员专业建议,融入数字化理念,用幻灯片制成便民书单105页,聚焦当地少年和老年人的阅读偏好,让零散馆藏成为“双向匹配”的阅读指南。

实践队员制作便民书单
实践队员主动承担起图书馆的藏书整理与卫生清扫工作。队员们向馆员学习图书整理规范流程与注意事项,按照书架标识与书籍编号将错位书籍归位,擦拭清理书架积灰、层板污渍及地面纸屑,为读者们创造干净整洁、温馨便捷的阅读环境。同时,实践队员用心挑选适合少年和老年人阅读的书籍并放入特制书箱,让“适读资源”触手可及,在点滴行动中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实践队员在图书馆做志愿服务
青衿踏巷连心脉,墨香荐书润乡田
为了解数智时代下乡村地区老少群体的阅读现状与需求,实践队在鹿泉区铜冶镇开展实地调研。城市书屋作为该镇文化新地标,填补了区域优质阅读空间空白,提供借阅服务与良好环境,滋养镇域文化软实力、传承乡土文脉,激发着队员们助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优质资源真正扎根乡村的热情与决心。

铜冶镇城市书屋内部
深入铜冶镇街道,实践队分组进行调研,陪长者回溯旧时读书记忆,与少年探讨新型阅读形式,共收集有效问卷60余份,精准捕捉两大群体的阅读习惯、偏好及痛点。队员们结合其阅读兴趣,将数字化的“便民书单”作为图文并茂的推荐指南,邀请居民走进城市书屋并提供贴心借阅服务,激发其阅读热情,推动构建“人人皆读、时时可读、处处悦读”的书香社会。

实践队员在铜冶镇走访调研
在铜冶镇城市书屋,实践队从特制书箱中拿出精心挑选的书籍,为少年和老年人展开针对性推荐。队员们紧扣当地居民的喜好,解读每本书的亮点和价值,与读者们亲切交流,帮助居民进一步了解心仪的书籍,用心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书香氛围。

实践队员在城市书屋推荐书籍
智启童心筑桥梁,惠育未来伴成长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带着这份对少年成长的殷切期望,实践队先后前往石家庄市鹿泉区海山社区、龙海社区、翠屏社区和铜冶镇城市书屋开展少年AI科普活动,队员们化身科技与童心的桥梁,为孩子们带来多场精彩的人工智能启蒙课。

实践队员进行AI科普
深入社区的AI科普课堂上,队员问孩子们“什么是人工智能”,在多样的答案中,结合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实例,阐释人工智能的概念与应用。AI绘画环节中,队员们以“未来职业畅想”为锚点,引导孩子们畅言心中理想,用AI画出“未来的自己”,让科技的魅力与未来的轮廓在孩子们眼中愈发清晰。AI问答挑战中,实践队员既引导孩子们借助AI探索未知,更细致讲解AI的安全使用规范与隐私保护的重要性,绘就了一幅“智启童心,惠育未来”的动人画卷。

AI科普互动环节
在铜冶镇城市书屋,实践队开展家庭AI小课堂。队员们以语音助手等日常高频接触的场景为切入点,生动通俗地讲解AI知识。互动问答环节,家长们引导孩子思考问题并积极抢答,给予孩子们掌声鼓励,现场充满热情与温馨。这场活动不仅把前沿科技普及至乡村一线,还搭建起亲子共学的暖心桥梁,促进亲子在知识探索中相伴成长。

实践队在城市书屋合影留念
情暖桑榆慰孤老,银龄防线筑心安
重视老龄工作,保障老年人生活权益,这既是民生关切,更是时代责任。实践队前往龙海社区开展独居老人慰问与反诈宣传科普活动,助力营造温暖、安全的社区养老环境,让老年人乐享幸福晚年。

实践队员慰问独居老人
实践队员带着牛奶等慰问品,走访龙海社区三位独居老人。队员们围坐膝前,陪他们畅聊生活琐事、追忆岁月故事;拿起抹布扫帚,帮忙打扫卫生、擦桌扫地。在老党员爷爷家中,队员们认真聆听其讲述上世纪工厂奋斗的峥嵘岁月,从滚烫的初心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实践队员用实际行动传递对长者的尊重与关怀,让青春身影成为点亮长者日常的温暖光韵。

实践队员听老党员讲奋斗故事
走进社区街道,实践队员向老年人发放适老化反诈宣传单——大号字体、插画图解、生活化场景,聚焦“冒充亲友借款”“高收益理财”等高发骗术。队员们以“骗局总览+实例分析”的形式,用生活化语言拆解套路,强调“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三大原则,筑牢银龄群体的财产安全防线。实践队员以志愿服务回应民生关切,做到”民生无小事“的生动践行,认真领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深刻本质。

实践队员在社区开展反诈宣传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队员们见证了对老少群体关怀服务的实际成效——从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科学的好奇,到老人们脸上舒展着安心的微笑,并切身领悟到精准对接需求在志愿服务中的关键作用,对如何用青春力量守护“夕阳红”、托举“朝阳梦”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在推进老龄化社会服务完善与少年健康成长的进程中,不但要在专业学习中提升“精准服务”的能力素养,而且要在躬身实践中锤炼“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更要从百年奋斗史中汲取“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力量,用实际行动为“一老一少”的幸福生活注入青春暖流,共同谱写携手同行的温暖新篇章。
(供图:何梓韬 审核:郝裕 网络编辑:徐绍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