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专项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    正文

“石榴籽祖国行”专项社会实践(三) | 塔县青春实践里的民族团结印记

时间:2025-08-03浏览:作者:水环学院团委实践部

当帕米尔高原的雄鹰掠过冰川之巅,当红其拉甫国门的界碑映照青春面庞,长安大学赴新疆喀什“铸魂石榴籽·青春燃疆来”暑期社会实践队踏上这片被戍边精神滋养的“不朽丰碑”——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以青春脚步丈量边疆热土,用心灵感悟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在戍边精神与文化交融的双重浸润中,书写新时代青年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答卷。

校地共话促成长

青春同行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在塔县团委的座谈会上,一场关于青春、成长与民族团结的对话热烈展开。塔县团委负责同志满怀期待地表示:“长安大学在人才培养和团学工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希望能与贵校深化合作,特别是在师资交流、青年发展等方面,为塔县青年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实践队带队老师伊力夏提说道:“长安大学始终心系边疆发展,许多新疆籍学子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投身西部计划,用所学知识反哺这片热土。我们愿与塔县携手,搭建更多就业实践平台,让更多青年在边疆绽放青春之花。”

西部计划志愿者黄荟如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在塔县的每一天,我都被这片土地的淳朴与温暖深深打动。老乡们的一句谢谢,孩子们的一双求知的眼睛,让我明白,基层不仅是历练的舞台,更是心灵的归宿。我希望能带动更多青年来到这里,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篇章。”

青春同行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文明互鉴谱新篇

历史长河中的民族团结印记

走进帕米尔文化博览园,实践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塔县厚重的历史脉络。一件件文物,无声地诉说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故事。塔县讲解员指着一件纹饰精美的陶器说道:“这些图案融合了多民族的艺术风格,是千百年来文化互鉴的见证。”

队员们驻足凝视,从青铜刀具上的细腻纹路,到民族服饰上的繁复刺绣,从游牧生活的岩画拓片,到记录商贸往来的古老契约,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民族团结的基因。实践队员王佳琪感慨道:“这些文物让我们看到,民族团结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的历史血脉中。”

历史长河中的民族团结印记

风雨铸就家国魂

界碑见证各族儿女守边壮歌

在海拔4700米的红其拉甫国门,实践队员们经历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高原的雨来得突然而猛烈,豆大的雨点砸在界碑上,却浇不灭队员们心中的炽热。他们冒雨列队,瞻仰戍边界碑,指尖触碰碑身的瞬间,仿佛与历代守边人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一位守边员抹去脸上的雨水,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国土,更是身后的万家灯火。这里的各族群众就像亲人一样支持我们,是我们坚守的动力。”

队员们凝视着风雨中挺拔的身影,泪水与雨水交织。实践队队长何江昊说:“这一刻,我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家国一体’,什么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守边人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了民族团结最动人的模样。”

界碑见证各族儿女守边壮歌

青春誓言刻边疆

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此次塔县之行,实践队员们在校地交流中看到了青年携手共进的决心,在文化寻根中触摸到民族团结的历史根基,在红其拉甫的风雨中体悟到家国同心的磅礴力量。这些经历如同一颗颗种子,在青春的心田生根发芽。

民族团结,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未来的使命。实践队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继续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传播者,让青春在边疆绽放绚丽之花,让民族团结的旗帜在帕米尔高原高高飘扬!

1D8FD

青春誓言刻边疆

(供图:长安大学赴新疆喀什“铸魂石榴籽·青春燃疆来”暑期社会实践队   审核:伊力夏提  网络编辑:徐绍猷)

地址:西安市朱宏路北段 邮编:710018 电话(传真):029-61105856 投稿信箱:xfjy@chd.edu.cn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 先锋家园 共青团长安大学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