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号召,长安大学赴安徽马鞍山“交通促发展·科技共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3日正式启程,前往马鞍山市及南京江宁滨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规划发展、公交运营管理现代化、生态与科技融合以及红色资源印记等多个维度,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调研,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悟交通发展的脉动,探寻科技振兴的路径,传承好新时代下的交通强国精神。

长安大学赴安徽马鞍山“交通促发展·科技共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启程
一、产教融合:校地携手,共绘交通发展新蓝图
在马鞍山市交通运输局、马鞍山市公交集团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践队走进参观马鞍山市城乡规划展示馆,全面了解了城市历史与发展策略,通过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了马鞍山市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况以及宁马城际的建设情况,围绕宁马城际项目的建设背景、项目进展、客流预测以及站点周边停车场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通过建立“马鞍山市交通运输局-长安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与“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等合作平台,明确了智慧公交关键技术攻关方向,探讨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地合作成果显著,实践队与相关部门未来将在智能调度算法研发、绿色出行服务创新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
二、城际筑梦:探秘交通发展,解码城际基因链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具体了解宁马城际实际建设情况,实践队前往南京江宁滨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及宁马城际马鞍山段多个站点,深入建设现场勘察调研,综合利用实地测量、无人机航拍等手段进行勘察,详细了解了站点建设情况,并在宁马城际太白站、姑孰站等地采集公交班线、客流量等第一手数据,对比分析各站点数据信息,为研究城际交通对周边枢纽的影响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生态科技:绿动未来,科技引领生态转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薛家洼生态园和滨江湿地公园的实地调研中,实践队见证了薛家洼交通路网与生态景观协同设计思想下的生态修复成果,认识到交通设施生态设计的重要性;在马钢智园与马钢展示馆的参观中,实践队了解到马钢从传统工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历程,体会到绿色生产与高效交通物流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在马鞍山图灵小镇的访问中,实践队与智能交通系统研发机构深度交流,切身体验到AI赋能产业升级的潜力,感受到了科技与生态融合的未来趋势。

实践队实地调研马钢智园、薛家洼生态园等地
四、红色印记: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
追寻红色足迹,探索课程思政新范式。实践队前往马鞍山市濮塘革命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深刻体会到了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随后,探访新四军抗战指挥部旧址,通过史料照片与复原场景重温了抗战历史,对“铁军精神”有了鲜活理解;最后,在马鞍山市党群服务中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通过互动屏、配音专区及微纪录片等创新形式,沉浸式互动,上了一场鲜活的思政课,提升了政治觉悟,坚定了传承革命精神的决心。

实践队前往马鞍山市濮塘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本次“交通促发展·科技共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青年学子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还为地方交通建设提供了高校智慧,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队员们必将以青春热血与实干担当,将“小我”成长融入“大我”奋斗,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新征程的青年实干家,以实践之笔书写交通强国建设的崭新篇章。
(供图:傅浩桢 审核:曾晓阳 网络编辑:徐绍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