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交通强国战略”,落实教育部产教融合方针,传承红色精神,近日,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融产教·砺红心·筑通途”暑期社会实践队动员会暨出征仪式在公路学院第一会议室举行。学院党委书记张久鹏、学科与专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司伟、团委副书记王路及全体实践队员参加。

出征仪式启动
王路主持仪式并介绍了实践行程及筹备情况。指导老师司伟重点阐述了实践背景。他指出,实践队将前往长安大学在桂重要战略伙伴——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广西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欣港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及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等企业,此行让同学们走出书本,深入一线,夯实基础,提升素养,深刻理解产教融合。

出征仪式会议现场
院党委书记、指导教师张久鹏在总结中强调,全体队员务必安全第一,严守纪律;发扬“公路之魂”团队精神,展现长大学子风采;作为研究生团队,更需聚焦科研实践,在平陆运河、龙门大桥等国家重点项目现场检验理论,将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实现知行合一。他勉励队员珍惜机会,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成长,为交通强国贡献青春力量。同时也宣布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正式启动,仪式结束后,实践队先后前往长安大学校史馆以及交通馆。

党委书记、指导教师张久鹏寄语
第一站:长安大学校史馆——触摸历史脉动,传承长大精神
实践队的第一站,我们怀着敬仰之情踏入长安大学校史馆。馆内,一块块承载着岁月印记的校牌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学校从初创、并校到蓬勃发展的壮阔历程。队员们凝神驻足,指尖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自2001年三校合并为长安大学,每一次名称的更迭都映射着学科的深度融合与时代的强劲脉搏。大家的目光穿梭于图文史料之间,对“长大”的校史有了更为具象而深刻的理解。

队员观看馆内杂志期刊
“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八字校训,不仅是镌刻在墙上的箴言,更是流淌在历代长大人血液中的精神基因。它时刻警醒并激励着我们,在求知路上砥砺品格,在创新途中勇毅前行。尤其作为公路学院的一员,置身于此,那份源自“两路”精神的厚重感油然而生。王秉纲先生、胡长顺先生等前辈学人的名字与事迹,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前路。他们不畏艰险、扎根实践、追求卓越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他们用毕生心血诠释了“公为天下”的博大胸怀与“路向远方”的坚定志向——公路不仅连接地理的远方,更承载着服务国家建设、促进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

实践队员参观校史馆

实践队员学习“两路精神”
第二站:长安大学公路交通博物馆——溯交通文明足迹,砺强国筑路匠心
结束校史馆参观,系统了解学校发展历程与育人理念后,实践队随即前往公路交通博物馆,将认知从学校宏观发展延伸至学科专业实践层面。此行旨在深度了解长安大学在公路交通领域的深厚积淀与行业贡献。

实践队员前往长安大学公路交通博物馆
队员们依次参观了公路、汽车、智能交通与工程机械展厅。结合专业背景,大家对古栈道复刻、港珠澳大桥沙盘、历代车辆模型及智能检测装备等展品进行了细致观察,并就公路技术发展脉络与行业趋势展开交流。通过理论与实物的对照印证,队员们对交通领域发展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

实践队员观摩路面施工机具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校史馆以及交通馆的参观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回溯,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们深感肩上责任之重,决心将这份由校训、“两路”精神和前辈风骨共同熔铸的长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未来,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学识,矢志践行“公为天下,路向远方”的誓言,在建设交通强国的伟大征程中,续写属于新一代长大公路人的辉煌篇章。

实践队全体成员合影
(供图:汪胡蒙、徐旭亮 审核:李璟瑜 网络编辑:徐绍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