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安大学赴长沙-南昌“红迹寻踪·精神赓续”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教育活动,通过走访多地红色景点,重温革命历史,汲取奋进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图为团队成员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合影
7 月 13 日下午 2 时,团队来到新民学会遗址参观学习。在志愿者的讲解下,大家走进蔡和森故居,了解到 1918 年毛泽东、蔡和森等 13 人在此成立新民学会,旨在 “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新民学会遗址和蔡和森故居作为红色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革命精神,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图为团队成员在新民学会旧址听工作人员讲解相关内容
次日,队员与老师一起走访长沙橘子洲头与岳麓山。在橘子洲头,队员们瞻仰了以青年毛泽东为蓝本的 32 米高艺术雕塑,感受其 “心忧天下” 的革命气质,随后参观唐生智公馆,领略其在南京保卫战中 “临难不苟” 的爱国气节。在岳麓山,大家探访了爱晚亭,这座古亭曾是革命先辈探讨救国真理的场所,周边 “万山红遍” 的实景,仿佛让人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7 月 15 日,团队在长沙继续红色之旅。上午 9 时,参观雷锋纪念馆,泛黄的日记原稿、磨损的旧军装等,让每一位成员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午,前往湖南烈士陵园,在烈士事迹陈列馆,夏明翰、陈树湘等先烈的英勇事迹,坚定了队内人员的理想信念。
7 月 16 日,在老师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博物馆入口处的毛泽东主席雕像和《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彰显着革命精神与未来自信。馆内 6 个基本陈列展厅,紧扣历史脉络,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历程和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小学生志愿者的讲解,为红色传承注入了新活力。
7 月 17 日,团队再次来到井冈山,先后参观毛泽东旧居与烈士陵园。通过 “朱毛会师” 场景复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手稿等史料展品,感悟 “实事求是、依靠群众” 的井冈山红色精神。在烈士陵园,在烈士纪念碑前举行祭奠仪式,缅怀先烈,并在碑林默读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7 月 18 日,团队成员与老师前往江西南昌,参观小平小道纪念馆和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小平小道纪念馆,队员们在小讲解员带领下,通过珍贵照片、书信等了解邓小平在南昌期间的事迹,随后踏上小平小道,感悟其在艰难环境中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石破天惊” 雕塑和各个展厅,让队员们都了解了起义的背景、过程与意义,在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大家深刻体会到八一精神的内涵。

图为团队成员在小平小道纪念馆内听小志愿者讲解相关内容
此次系列红色教育活动,长大的学子们从新民学会遗址到井冈山,再到南昌,一路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通过参观故居、纪念馆,瞻仰雕塑、纪念碑等,深入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深刻感悟到了新民学会精神、井冈山精神、八一精神等红色精神的内涵。这些红色景点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场景,为每一位队员上了一堂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队员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在新时代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图:赵生壮 审核:滑维杰 网络编辑:徐绍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