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 月 20 日,由红十字协会,陕西行知公益同盟组织,来自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财经大学四所学校的13 名志愿者组成的支教团顺利抵达巴拉素镇中心小学,为期十日的暑期支教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旨在为乡村儿童提供丰富课程体验,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图为:团队合影照片
清晨6时30分,支教团成员从长安大学集合出发,乘坐K8204次列车前往榆林市。经过6小时的车程后,在巴拉素镇政府负责人许老师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换乘当地大巴,一路辗转抵达巴拉素镇。在乡镇蜿蜒的小路上,无边的田野代替了城镇的风景。在简单安顿后,志愿者们参与了镇政府准备的接风宴,并利用傍晚时间熟悉了周边环境,为后续支教工作做好了准备。尽管旅途疲惫,但志愿者们精神饱满,对即将开始的支教生活充满期待。

图为:当地政府人员与支教队员进行交流
晚上8时30分,支教团与校方召开教学安排会议。与以往的支教模式不同,本次支教活动采取分层教学,针对3-4年级、5-6年级及初二学生三个学段分别设计课程体系。志愿者们为3-4年级“玩中学”课表,在每天保证主要课程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手工、体育与历史故事拓展。每天上午设置“图形认知”与“趣味体育”交叉课程,“我们要让知识像彩虹糖一样有趣!”志愿者们如是说。聚焦学科融合,5-6年级设置“实践型”课表,心理健康、影视鉴赏、地理知识科普……志愿者创新课程,把枯燥的方程式变成解密线索。针对升学需求,初二年级设置“目标导向”课程,“实验物理”“时政语文”等衔接课程采用“3+1”模式:早上3节主科搭配下午1节拓展课。这份课表就像登山路线图,负责初二的志愿者解释,“我们既要夯实基础,也要带他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为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志愿者们还设计了大课间排练文艺汇演的活动,争取让同学们有一个难忘的暑期学习计划。
图为:志愿者团队当晚会议现场
由于抵达时间较晚,支教团今日未能与孩子们见面。但志愿者们已提前布置教室,准备教学用具,为明天的正式授课做足准备。“虽然还没见到孩子们,但我们已经能感受到这里的热情和纯朴,明天一定会是充满活力的一天!”支教团的同学们如是说。
夜晚复盘:支教不是寄予,而是被治愈
此次支教活动的开展,将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在助力乡村儿童成长的同时,也为志愿者搭建起实践成长的平台。
当日清晨 6 时 30 分,支教团成员自长安大学集合出发,乘坐 K8204 次列车前往榆林市,经 6 小时车程后,在巴拉素镇政府负责人许老师带领下换乘当地大巴抵达目的地。抵达后,志愿者们在简单安顿、参与镇政府接风宴后,于傍晚熟悉周边环境,为支教工作做前期准备,全体成员精神饱满,对支教活动充满期待。
晚间 8 时 30 分,支教团与校方召开教学安排会议,确定采用分层教学模式,针对 3-4 年级、5-6 年级及初二年级分别设计课程体系。其中,3-4 年级以 “玩中学” 为核心,在保证主课学习基础上增设手工、体育与历史故事拓展课程,上午设置 “图形认知” 与 “趣味体育” 交叉课程;5-6 年级聚焦学科融合,开设心理健康、影视鉴赏、地理知识科普等 “实践型” 课程;初二年级结合升学需求,设置 “实验物理”“时政语文” 等衔接课程,采用 “3+1” 模式(上午 3 节主科搭配下午 1 节拓展课)。此外,为提升学生积极性,还安排大课间排练文艺汇演,力求打造丰富的暑期学习计划。
目前,志愿者已完成教室布置及教学用具准备工作,静待次日正式授课。
(供图:支教团成员 指导老师:常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