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专项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    正文

绣韵传承,感受魅力——长安大学社会实践队走进开封汴绣厂

时间:2025-07-18浏览:作者:实践队队员

汴绣是流传于河南省开封市的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为探寻其发展历程,感受其独特魅力,7月16日,长安大学赴河南开封“汴梁遗韵探古今,青春实践启新程”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开封汴绣厂,在参观、访谈和实操体验中开展一场与汴绣的近距离接触与跨时空对话。

队员们踏入汴绣厂展厅,瞬间被琳琅满目的作品所震撼。一幅幅精美的绣品,或传神展现花鸟鱼虫的灵动,或细腻刻画人物肖像的神韵,或精妙还原历史名画的风骨,针法之严谨工致、技巧之精巧细腻,色彩之古朴典雅,都让人叹为观止。《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簪花仕女图》……队员们在作品中欣赏到汴绣的多样针法技艺,平针绣规整细腻、乱针绣自由洒脱、双面异色绣神奇绝妙,都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底蕴,也得益于一代代汴绣人的匠心与传承。

实践队参观展厅作品

随后,实践队有幸采访到省级非遗传承人王玲老师,她1979年进入开封汴绣厂从事刺绣艺术工作,迄今已逾40年,作品多次荣获各类大奖。王玲热情与队员们分享了汴绣的发展历程,北宋时期,汴绣是宫廷绣作的代表,精巧华丽,彰显尊贵;明清时期则逐渐走入市井,拓宽了题材来源;当代,汴绣积极拥抱文旅融合浪潮,创新探索各类文创产品。她还通过具体作品向队员们讲解了不同针法技巧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对比分析了汴绣与湘绣、苏绣、粤绣、蜀绣等的区别。当谈及传承问题时,她略显遗憾地表示,传承人青黄不接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希望汴绣能得到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实践队与王玲老师合影

在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拿起绣针,将丝线穿梭于绣布之间,丝线打结、针法走针、图案缺乏立体感,队员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汴绣制作的不易,全神贯注,攻克难关,最后虽只完成了简单图案的绣制,但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成就感与满足感,也更钦佩于绣工们的耐心与专注。

实践队学习体验汴绣制作

此次实践活动,让队员们领略了汴绣的艺术魅力,在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互动中,感受到其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热爱,在亲身实践体验中,坚定了传承弘扬非遗文化的决心。队员们纷纷表示,将通过自身努力积极传播汴绣文化,让汴绣这颗非遗明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供图:实践队队员 审核:李慧 网络编辑:)

地址:西安市朱宏路北段 邮编:710018 电话(传真):029-61105856 投稿信箱:xfjy@chd.edu.cn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 先锋家园 共青团长安大学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