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锤炼青年担当。7月15日-16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宝塔山下悟初心·延河水畔砺使命”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王佩佩的带领下,先后走访宝塔山、杨家岭、清凉山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走访、专题学习、调研交流等形式,深刻感悟延安精神,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砥砺奋进之志。
宝塔山下问初心
实践队来到延安宝塔山,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性建筑与精神象征,历经千年风雨,见证历史沧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座巍峨古塔更是成为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精神灯塔。实践队在山脚下,仰望这座见证中国革命历史风云的标志性建筑。随后,实践队驻足宝塔之下,认真聆听指导老师王佩佩讲述革命年代无数热血青年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的动人故事,深刻体会到宝塔山所承载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内涵。

实践队在宝塔山下合影
清凉山聆老兵志
清凉山是历史上的“红色新闻山”,见证了党的新闻事业在艰苦环境中的成长与发展,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和中央印刷厂等都曾在此兴办。在清凉山,实践队与退伍老兵进行了访谈交流,老先生为实践队展示了手机里精心收藏的各种荣誉照片,并讲述了那段难以忘怀的往昔岁月,质朴的话语道出无数前辈的夙愿,也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队员,正是无数与他相似的英雄以热血和生命才换来如今的盛世景象。实践队聚精会神聆听,心中充满了对英雄的无尽敬意和对当前盛世的珍视。

实践队在拥军广场合影
杨家岭中话峥嵘
实践队带着对革命前辈的敬仰走进了杨家岭革命旧址。这里曾是中共中央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神经中枢”,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一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在庄严肃穆的中央大礼堂——中共七大会址内,实践队重温了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穿过礼堂,实践队深入探访了毛泽东、朱德等伟人的旧居。走出旧居,实践队来到了毛泽东种过的菜地,辨认园中的蔬菜,追忆革命时期这片菜地的历史意义。过程中,实践队与西北大学实践队就实践心得、文理专业异同等展开了交流讨论,并在中央大礼堂门前与退伍老兵进行了深入交流,老兵给实践队展示了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并讲述了其入伍、入党经历,通过交流使得实践队深刻体会到红色精神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沉淀在故事里的担当。

实践队参观中共七大旧址
随着夕阳渐渐西下,实践队满载着珍贵的成果返回住处,今日之行,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实践队员们心中燃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拼搏奋进的壮志,红色基因的传承在脚下的每一步中愈发坚定。
(供图:实践队队员 审核:李慧 网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