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专项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    正文

长安大学社会实践队探索开封非遗文化——木板年画

时间:2025-07-14浏览:作者:实践队队员

作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木版年画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开封非遗文化的璀璨名片。7月12日,长安大学“汴梁遗韵探古今,青春实践启新程”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朱仙镇木版年画一条街、开封宋都木板年画博物馆,开启“探寻年画技艺,感悟非遗传承”的实践篇章。

曹家老店:“火”后冷淡的持续坚守

实践队首先来到位于朱仙镇的曹家老店,与传承人曹新年老师展开了深入访谈交流。曹新年向大家介绍了“刻”“版”“印”等制作工序、常见图案样式、主要用途,讲述了自己制作木板年画的历程,他着重向队员们提到,自2006年木版年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一度迎来发展热潮,但由于现代印刷等技术的强烈冲击和发展支持力度的不够充分,如今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他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办暑期班、招收20余名学徒等方式,积极尝试探索,推进传承创新。队员们认真聆听,深切感受到非遗传承人的热爱、不易与坚守。

实践队与传承人曹新年访谈交流

天成老店:百年工坊的技艺传承

接着,实践队一行来到另一家木版年画店——天成老店。传承人尹国全老师于2006年7月被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评为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多年来他致力于木版年画的传承和推广,积极参加各地非遗展览宣传和文化交流活动,多次进乡村、校园进行技艺传授,队员们纷纷感动并钦佩于他的奉献精神。

实践队与传承人尹国全合影

木版年画博物馆:追溯发展脉络,体验制作工艺

随后,实践队前往开封宋都木版年画博物馆,其由代表性传承人任鹤林于2007年自费筹建,实证开封作为中国木版年画艺术发祥地的地位。跟随讲解员的介绍,队员们系统了解了木版年画的发展脉络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流派下的艺术特色。从民间信仰题材到世俗生活场景,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让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先民的精神追求。队员们还亲身体验了木版年画的制作,更深刻体会到制作工艺的复杂细致与传承人的匠心精神。

队员们在实践中近距离接触了木版年画这一珍贵非遗文化,更对其传承现状与困境有了系统认知。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收获为契机,向更多人宣传木版年画,为其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供图:实践队队员 审核:李慧 网络编辑:徐绍猷)


地址:西安市朱宏路北段 邮编:710018 电话(传真):029-61105856 投稿信箱:xfjy@chd.edu.cn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 先锋家园 共青团长安大学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