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预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通知预告    通知公告    正文

关于举办第七届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的通知

时间:2025-08-25浏览:作者:

各分团委(团总支)、团工委,各团学组织、学生社团: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希望工程重要寄语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和希望工程的故事》蕴含的人民情怀和实践要求,切实履行“共青团要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的政治责任,挖掘和培育优秀青年公益项目,不断推动新时代青年公益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共青团陕西省委等部门决定联合举办第七届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力量 创益未来

二、参赛对象

项目申报主体为各分团委、各志愿公益类学生社团。

三、项目类别

大赛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分10大类申报。申报项目可以是已完成的或正在开展的项目。具体分为:

1.乡村振兴与农村基础教育提升

项目内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为重点,解决困境群体生活生产学习等问题。通过希望工程等品牌项目建设,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条件。

2.社区治理与公益服务

项目内容:深化开展“社区青春行”公益活动等,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整合各方资源,完善社区治理功能。培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依托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协商、社区治理、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

3.关爱少年儿童

项目内容: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心理健康关爱、爱心捐赠等,通过公益帮扶、志愿服务等方式关心关爱困境少年儿童,为困境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4.应急救灾与卫生健康

项目内容:开展应急救援、紧急救灾等公益志愿服务,应对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协同救援、灾后重建等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围绕青少年健康教育、困境家庭青少年大病救助等方面开展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

5.网络文明与文明实践

项目内容:通过开展网络文化、网络公益、网络文明宣传活动,增强青少年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倡导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网络环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开展传播科学理论、宣讲党的政策、培育主流价值、深入移风易俗、网络公益救助等方面的公益服务项目。

6.法治教育与禁毒防艾

项目内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供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法治教育和提供法律援助,引导青少年增强法治意识,养成学法、用法、遵法、护法的良好习惯。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针对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开展法治教育、职业培训、行为矫治、临界预防等工作。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

7.生态环境与节水护水

项目内容:通过开展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等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实施“关爱大秦岭”“保护母亲河”行动,引导青少年参与绿色生产、低碳生活、节约能源、减污降碳、污染防治攻坚战、碳中和、碳达峰,保护野生动植物等实践,调研监督环境污染情况等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水环境、水安全知识普及、节水护水宣传、水环境社会调查、水资源生态考察等活动,提高全民节水护水意识。

8.文化、科技传播与旅游服务

项目内容:聚焦文化、科技和旅游领域,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重点围绕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科普活动、健身活动、文旅助农、义务讲解、旅游服务等方面开展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

9.阳光助残与为老服务

项目内容:以残疾青少年及其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依托康复机构、托养机构、就业培训基地、特教学校、助残站点等,组织青年志愿者重点围绕日常照料、就业支持、支教助学、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内容开展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以空巢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等为主要服务对象,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聊天陪伴、生活照料、科普宣传、心理关怀等方面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

10.其他

项目内容:创新开展青少年公益理论研究实践,积极利用大模型技术和工具,基于DeepSeek等AI平台开展公益创新应用的公益实践活动,以此激发青年学子的公益创新活力,促进AI技术与公益发展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等服务青年或青年社团为实施主体的公益项目。

四、项目要求

(一)目标明确,过程丰富。服务对象明确,服务范围清晰,服务过程丰富,能够提升青年公益项目的社会参与感,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

(二)精心组织,运营规范。各分团委、团工委、团学组织与学生社团要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确保参赛项目的科学化、规范化,贴近受助群体的服务需求。要切实做好宣传、动员、审核等工作,团队核心成员不少于5人,组织团队相对稳定,能够定期召开会议,有民主决策机制。

(三)成效明显,影响广泛。项目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呢个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受到服务对象、社会群众和当地党政部门的认可。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得到成长,体现实践育人的效果;项目要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较强的影响力,对社会公众具有带动、引导作用,具备可复制性及在一定范围推广的条件和价值。 

五、项目报送

各分团委(团工委)经过学院内项目初评,可择优申报1-2个公益项目,推荐时为所推荐项目进行排序。并于9月15日(周一)18:00前将项目申报表及汇总表(附件1)纸质版送至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心;将项目申报表、汇总表(附件2)、项目图片、PPT等支撑材料电子版打包压缩,命名为“学院/组织/社团名称-公益项目大赛申报材料”发送至邮箱xtw302@chd.edu.cn,学校将择优对项目进行推报。


附件1:第七届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申报表

附件2:第七届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项目汇总表



共青团长安大学委员会

2025年8月25日


地址:西安市朱宏路北段 邮编:710018 电话(传真):029-61105856 投稿信箱:xfjy@chd.edu.cn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 先锋家园 共青团长安大学委员会主办